<tt id="w4f9o"><label id="w4f9o"></label></tt>
    <dd id="w4f9o"></dd>
  • <li id="w4f9o"></li>
    <li id="w4f9o"><acronym id="w4f9o"></acronym></li>

  • <li id="w4f9o"><acronym id="w4f9o"></acronym></li>
    <progress id="w4f9o"><pre id="w4f9o"></pre></progress><progress id="w4f9o"><pre id="w4f9o"></pre></progress>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

    孟雅君 | 展示新時代新征程文藝的崇高氣象
    2022年12月12日09:57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求“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這一重要部署,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藝事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求“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這一重要部署,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藝事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多次提及“中國精神”一詞。2014年10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中國精神”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幾個關鍵詞之一,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021年12月24日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二十大報告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篇章中,兩次提到“精神力量”,和前面的“中國精神”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倳浰v的“中國精神”“精神力量”,可以理解為中國人民在民族復興和人民奮斗征程中所體現出的精神風貌,既包括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道德理想、人生信念、美學精神、哲學智慧等歷史內涵,也包括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時代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文藝與中國精神關系的有關論述,放到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中來審視,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語境中來闡發,將文藝的發展提高到文化的高度,也將文化的宏大目標落到文藝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鮮活形態。作為社會變革中重要的一環,文藝需要置身于宏大的時代思想氣象中,在特定國情和歷史條件下,自覺踐行時代之需、歷史之責、人文之志,用崇高的理想與情懷孕育出文藝獨有的崇高之美,滋養人的精神,給人以積極的力量。一是以強大的創造力實現文藝的“登頂攀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已經走過第一個10年,這10年里,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為一個越來越強大又對未來充滿夢想的民族。這是一個充滿崇高精神的過程,需要產生具有崇高精神的、大氣磅礴的作品。要大力繁榮文藝創作,傾情為時代和人民放歌,推出與所處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大作、力作、杰作,也即下力氣創作大量原創性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充分體現文化特色的,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文藝精品,實現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因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边@是特定的時代賦予特定時期文藝作品“崇高”的主旋律;二是以足夠的文化自信,通過有效的文化傳播實現文化的價值。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外部環境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特別是文明沖突、文明優越等論調擾亂人心,加強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需要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以更為深邃的視野、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自信的態度,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進行藝術表達,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的戰略判斷,提出了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增強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提出“‘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句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些都要求重建“崇高”的精神價值,而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和社會改革亦需要有一種偉大的精神與之相配套。這種精神與中國人近現代以來盼望國家富強的集體情感密切相關,是整個民族在追求現代社會共同理想的歷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人民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創造光明未來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拼搏奮斗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面對已經到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麗圖景,新時代文藝需要回答業已轉化的社會主要矛盾,需要回應業已形成的文藝文化現象,在史詩般的新時代進行偉大創作。一方面,要從最真實的現實生活出發,在平凡中發現偉大,在質樸中展現“崇高”;另一方面,作為寄托人性溫情,對現實流俗進行抵制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文化存在,文藝既要在精神慰藉中傳遞溫情,更要在犀利剖析中啟迪思想。要保持對自身文化價值的高度自信,通過創造同中國這個文明古國、這個蓬勃發展的國家和偉大的時代實踐相匹配的優秀作品,積極主動地擔負起崇高的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鑄就精神之鼎。

    責編:李笑林 張妍妍 省文聯辦公室
    書法;臨帖
    9月8日,由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宿遷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宿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宿遷市畫院、宿遷市書法家協會、宿遷市博物館承辦的江蘇省首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在宿遷市博物館開幕。
    美術;水彩(粉)
    2022年8月30日上午,由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粉)畫藝委會、劉海粟美術館 、常州美術館承辦的“水色江南--江蘇小幅水彩畫展”在常州美術館隆重開幕。
    江蘇;書法
    8月23日,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主辦,江蘇省書協、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承辦的“墨韻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江蘇書法大展”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開幕。
    91.av
    <tt id="w4f9o"><label id="w4f9o"></label></tt>
    <dd id="w4f9o"></dd>
  • <li id="w4f9o"></li>
    <li id="w4f9o"><acronym id="w4f9o"></acronym></li>

  • <li id="w4f9o"><acronym id="w4f9o"></acronym></li>
    <progress id="w4f9o"><pre id="w4f9o"></pre></progress><progress id="w4f9o"><pre id="w4f9o"></pre></progress>